二、我国对工控系统网络安全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
自2010年震网事件发生后,我国从中央、各级部门,到各大企业对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:
(1)从国家层面,中央不仅成立了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委员会,而且先后发布了《关于加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》(工信部协[2011]451号)、《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(国发〔2012〕23号)》等文件,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也于2016年11月7日批准发布了《网络安全法》,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,表明包括工控系统网络安全在内的网络空间安全已上升到党和国家、法律的高度;
(2)从国家机关职能上,国家和地方各职能机关、部门都已把工控安全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,不仅出台了相应的文件,而且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工控安全培训、大赛等科普活动以及等级保护测评、安全评估、安全检测、安全检查等实质性工作;
(3)从标准层面,全国信息安全标委会TC260、工业测量与控制标委会TC124、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82等都在工控安全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,发布了一系列与工控安全相关的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。2019年 5月13日, 包括云计算、移动互联、物联网、工业控制以及大数据安全在内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.0标准(以下简称 等保2.0标准) 也在众人期待下正式发布,并将于201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。
(4)从科研组织上,教育部也新设立了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,各大高校也纷纷成立了相关学院和专业。
(5)从产业组织上,国家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联盟,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产业联盟,中国信息安全技术产业联盟、中国工业信息安全联盟等发展也很迅猛。
(6)在具体落实层面,各工业企业,特别是各重点基础设施企业无不纷纷成立了专门的信息安全机构,可见其重视程度。
由此可见,我国已建立起了覆盖从国家层面、法律、职能机构再到科研、标准、产业和企业等所有层面的工控安全体系,足见对工控安全的重视程度。
三、工控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仍很严峻
当前,随着“两化融合”的不断深入,我国电力系统、石油炼化、水利、城市与轨道交通、输油管线、国防装备、以及其他公用工程仍在大量使用的国外控制系统,很难做到与互联网物理隔离;工控系统的维护、维修也仍然由这些工控系统的生产厂商所承担,因此面临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:
(1)来自网络的远程攻击,如通过互联网、企业内部网、无线网,黑客和攻击者就可以远程对工控系统实施攻击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