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贯彻落实《国务院关于深化“互联网+先进制造业”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》,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,经广泛征求意见,反复研究修改,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《关于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(征求意见稿)》。为保障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,凝聚各界共识和智慧,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
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、通信管理、教育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、生态环境、卫生健康、国有资产监管、市场监管、能源、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:
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,全面落实《国务院关于深化“互联网+先进制造业”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指导意见》)部署要求,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,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能力,促进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,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,护航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实施,制定本指导意见。
一、总体要求
(一)总体思路
深入贯彻《指导意见》有关要求,落实企业主体责任、政府监管责任,围绕设备、控制、网络、平台、数据安全,以健全制度机制、建设技术手段、促进产业发展、强化人才培育为基本内容,构建责任清晰、制度健全、技术先进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,覆盖工业互联网规划、建设、运行等全生命周期,形成事前防范、事中监测、事后应急能力,全面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安全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。
(二)基本原则
筑牢安全,保障发展。以安全保发展,以发展促安全。严格落实国家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等法律法规有关要求,按照谁运营谁负责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,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,安全和发展同步规划、同步建设、同步运行。
统筹指导,协同推进。做好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,结合各地实际,突出重点,分步协同推进,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,确保安全工作落实到位。
分类施策,分级管理。根据行业重要性、企业规模、安全风险程度等因素,对企业实施分类分级管理,集中力量指导、监管重要行业、重点企业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能力,夯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。
融合创新,重点突破。基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特性,创新安全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,鼓励推动重点领域技术突破,加快安全可靠产品的创新推广应用,有效应对新型安全挑战。
(三)总体目标
到2020年底,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立。制度机制方面,建立监督检查、信息共享和通报、应急处置等工业互联网安全管理制度,构建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制,制定设备、平台、数据等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