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风险预警信息,跟踪风险防范工作进展,形成快速高效、各方联动的信息通报预警体系。
建设国家应急资源库。按照《国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》总体要求,支持国家级工业信息安全技术机构建设应急资源库,实现信息采集、辅助决策、预案演练等功能。在突发工业信息安全事件时,支撑行业主管部门协调技术专家和专业队伍对事件开展分析研判,并调动相关应急资源及时有效的开展处置工作。
(五)产业发展能力提升
培育龙头骨干企业。面向工控安全领域产业发展需求,加快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、业务规模大、竞争能力强的工业控制系统生产企业和安全服务商,支持龙头骨干企业突破核心技术,研发关键产品、提高服务能力、创新商业模式,联合工业企业开展优秀产品及解决方案示范,推动行业应用。
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(工业信息安全)。选择工业基础雄厚、产业链条完备、聚集效应明显的地区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(工业信息安全)。围绕工业控制系统技术研发、应用示范、产融合作、人才培养等关键环节,探索产业发展路径,促进产业集聚发展,发挥先行先试和示范带动作用。
三、保障措施
(一)加强组织协调
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,加强工控安全保障体系重大决策、重大工程和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,全面落实行动计划各项任务。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本地区统筹管理,做好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和组织保障。
(二)加大政策支持
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,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支持工控安全保障体系建设。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专项,加大对工控安全基础设施建设、关键技术验证测试平台建设、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。利用国家政策性信贷资金支持工业信息安全产业示范基地建设。
(三)加快人才培养
鼓励工业企业加强与院校合作,联合培养工控安全专业人才。打造国家工控安全高端智库,为工控安全战略部署、规划制定、决策咨询、重大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,培养一支门类齐全、技术精湛的工控安全专业人才队伍。
(四)鼓励社会参与
充分发挥行业协会、产业联盟等中介组织的积极作用,支持开展技术研发、技能竞赛、标准推广、公共服务、国际合作等工作,促进技术交流、加强信息沟通,形成政产学研用高效联动的发展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