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智能:机遇挑战和安全风险并存
在科技发展史上,技术的进步和变革都会带来“双刃剑”效应。从人工智能概念的提出,到人工智能应用的落地,已经影响到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,而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安全问题和与此相关的安全威胁,同样不容忽视。在各国出台国家战略、政策法规、制度措施等助力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,人工智能的安全、风险、法律与伦理等问题,值得关注。
新一代人工智能(AI)作为一项具有颠覆性的技术,正成为影响未来社会最重要的技术领域,世界各国纷纷出台AI国家战略,助力AI的创新与发展。然而,在AI的发展进程中,安全与风险问题也随之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。AI的风险与威胁,不仅会导致法律、伦理等方面的风险,同时,会引发社会、经济、军事等重大领域的风险与安全。
2017年7月,国务院发布的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明确要求,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,必须高度重视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挑战,加强前瞻预防与约束引导,最大限度降低风险,确保人工智能安全、可靠、可控发展。2018年10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,要加强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风险研判和防范,维护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全,确保人工智能安全、可靠、可控。要整合多学科力量,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法律、伦理、社会问题研究,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、制度体系、伦理道德。
一、关注AI致命性自主武器对人类的威胁
2017年11月,七十多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《特定常规武器公约》(CCW)大会。在大会上,伯克利大学教授、资深AI研究者斯图尔特·罗素(Stuart Russell)公布了一段十分恐怖的视频,一群形似“杀人蜂”的小型机器人,冲进课堂,通过人脸识别和精准定位瞬间杀死了一群正在上课的学生。视频中的这种形体类似杀人蜂的机器人,其内置了各种传感器、广角摄像头、支持面部识别,同时装载3克炸药。此外,它还具有反狙击(anti-sniper)技术,完全基于AI,可轻易躲避人的抓捕。通过面部识别技术,该机器人可快速锁定猎杀目标,对准额头一击致命,这个视频让所有参会代表心惊胆战。
从人类诞生起,一共经历了两次武器革命:第一次以火药为代表,包括枪械和炮弹;第二次以核武器为代表,包括裂变原子弹和聚变氢弹等。每次武器革命,都给人类带来了数不尽的灾难。然而,随着新一代AI的发展,“致命性自主武器”(lethal autonomous weapons,LAWS)技术越来越成熟